最近,在县城务工的老李又一次来到县第二小学查看环境,在他看来,孩子能在县城上学是最大的心愿。“我们来县城务工好几年了,想把孩子从农村接到县城上学,但由于不在招生片区内,为此一直发愁。今年学校增加了学位,拿着居住证、租房合同和务工证明就解决孩子上学问题,现在的政策就是好!”
老李所说的“好政策”是眉县纪委监委强化作风建设,持续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具体成果。
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县城流动,县城学位紧、入托难、入学难等教育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眉县纪委监委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主要抓手,充分发挥“室组镇”联动监督办案优势,聚焦教育、医疗、住房、生态环保等民生领域,建立由县纪委监委牵头抓总,10个行业主抓推动,镇街、派驻纪检监察组跟进监督的工作运行机制,开展监督检查20余次,发现问题线索11条,党纪政务处分5人,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保障民生实事落实到位。
聚焦“择校热、大班额、上学难、入园难”等社会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派驻县教体局纪检监察组发挥“贴近监督”优势,一方面督促县教体局整合教育资源,强化要素供给,组建城乡教育联盟11个,投资7300万元,完成29所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新建、修缮和校园改造提升,增加学位2720个,新招教师133名,全部充实到乡镇学校工作,实现软件、硬件双提升,有效缩小了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同时,加强分析研判,对适龄生源深入摸底,根据适龄儿童少年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科学划定学区,建立预警制度,针对区域内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及时发布预警提示,统筹学位资源。另一方面强化监督检查,联合局党委成立六个督导检查组,对各学校师德师风教育、“一科一辅”要求和“双减”政策、招生工作纪律进行常态化巡回检查,及时纠正和严肃查处各种违规招生行为。
“上学难、入托难表面上是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的共性问题,背后折射出职能部门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问题,必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招生工作规范有序,公平公正公开。”县纪委监委派驻县教体局纪检监察组组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