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纪律检查建议或者监察建议,既利于‘医其受病之处’,又推动‘塞其起弊之原’,是深化标本兼治的重要手段。”做好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既是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和监察法的明确要求,也是履行好监督首要职责的有效手段。扶风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正确运用纪检监察建议工作,从精选案件、规范管理、跟踪督导三方面入手,以“三步走的方式”做实做细案件的“后半篇文章”。
精准诊断,靶向监督,发挥撬动治理效能的杠杆作用。首先,始终围绕强化监督的中心任务,针对实际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发挥其灵活精准、适用广泛的特点,助力政治监督提质增效。第二,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查找系统性、普遍性问题背后的制度机制成因,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第三,坚持精准监督、靶向治疗的工作思路,用好用活纪检监察建议,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视巡察、信访举报发现的突出问题,通过确定建议对象、指出建议问题、明确建议要求、严格建议审批、加强建议跟踪,确保找准穴位、指出“病灶”。
坚持问题导向,增强程序意识,解决质量不高、效果不佳等问题。一是在发现问题上“求全”,说明具体问题“求细”,从而理顺权力运行脉络,掐准梗阻点,详细列出问题清单,做到搞清实际情况、弄准问题所在,进而做到靶向“治疗”。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建议的过程就是整改的过程,既要立行立改,更要长效长治。对建议的执行环节和效果,要加大日常监督力度,进行结果评估考核,达到管根本、顾长远的目的。既要跟踪督办又要严问责促落实。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关键在落实。因此,建议书不能“一发了之,一回了之”,实行定期回头看制度,对不执行建议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责问责,让纪律的严肃性和法律的刚性约束体现在建议书的具体执行上。
强化辩证思维,把握个性共性,避免一方治百病。既要依法依规还要切合实际。在深刻学习领会相关法律规范的基础上,既要精准把脉还要开出药方,在制发建议书时,要对被建议单位做全面深入的了解,不仅盯着已经发现的问题看,还要通过表面问题挖掘深层次的原因,找准问题根源。在提出建议时,要精准适用相关依据,明确整改要求,保证所提出的建议是可操作、能落实、好检验。
今年上半年,扶风县纪委监委精准选取扶贫民生、生态环境、医疗社保等重点领域列出问题清单,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共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7份,提出整改意见13条,督促职能部门建立完善规范相关制度3项。责成案发单位从部门、岗位、个人等多个层面查摆剖析,梳理职权事项,明确岗位职责,查找廉政风险点,全面整改落实,增强整改的针对性,督促案发单位靶向整改、建章立制,扎牢制度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