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其它 > 正文

红旗漫卷盛世印“纪” 赶考之路谱写华章

时间:2024-12-26 10:02  来源: 岐山县纪委监委   作者:贺建锋   点击: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纪律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伴随党的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组织、作风建设都离不开纪律建设的保证。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把严明党的纪律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全面从严治党,重在加强纪律建设”。言出纪随,踏石留印,近年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使党的面貌焕然一新,党心民心更加凝聚,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更加牢固,中国共产党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

   一、正风肃纪新时代,勇毅前行立潮头

    “宪律制度必法道,号令必著明,赏罚必信密,此正民之经也(《管子·伍法》)革命年代,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通过严明的军纪取得了群众的信任。每到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毛泽东同志都会强调纪律的重要性。指出我们党是“一个有纪律的党”,是“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把纪律放在最前面来谈,不是偶然的,而是表明纪律对于一个组织的重要性,没有纪律,革命无法坚持并取胜。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是没有理想和纪律,组织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失去团结的纽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政治保障战略高度,继承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建设的政治基因,弘扬中国共产党加强纪律建设的优良传统,针对党的纪律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纪律建设成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论述,全面创新和发展了党的纪律相关理论。一是关于党的纪律建设重要性的论断,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为党的发展提供了纪律遵循。二是关于纪律建设的论述针对性极强。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的修订,监督执纪问责系统的完善,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三是关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论述系统全面。在思想上,强调加强纪律教育,使党员干部自觉守纪;在组织上,强调组织纪律的重要性,以组织纪律带动其他方面;在制度上,强调健全和完善各项规定。四是中国共产党对党的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十九大首次把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之中,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二十大更是把纪律建设列为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为我们党自我革命,自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在纪律建设上进行了许多实践,管党治党效果明显。一是“四风”问题得到有效治理。通过各级巡视巡察工作的全覆盖,一大批“老虎”“苍蝇”被清理,他们为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付出了沉重代价,被作为反面典型时刻警示警醒所有党员干部,党内腐败得到有效遏制。二是社会风气明显改善。中央利剑高悬、雷厉风行,强力纠正了不正之风。八项规定落实成效显著,人民满意度显著提高三是党的纪律建设呈现新格局。纪法分离,执纪主体得到拓展,党的纪律建设工作分层开展,职责明确,抓手更突出四是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我们党以严明的纪律树立起新时代党的形象,凝聚了党心民心,形成了清风正气,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组织纪律性和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二、踔厉奋发新征程,赶考之路鉴真知

      党的纪律是贯彻执行方针路线的重要保证。历史证明,有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果没有纪律作保障,不但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还会使党的事业遭受严重损失。只有严明的纪律,党的战斗力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只有严格按照党的政治纪律要求,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实现全党思想和意志的统一,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领导,保证步调一致、政令畅通;才能集中全党的智慧和力量,使党的战斗力得到最好的发挥,使党的宗旨、纲领和路线得到最好的实现。

    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前提团结就是力量,什么时候全党团结统一,党的组织就巩固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和人民的利益就受到极大危害。当今,我们步入中华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加强全党的团结统一,对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做好各项工作,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意义十分重大。应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以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并以党的团结去促进全国各族人民以及世界人民的团结,以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

    党的纪律是巩固党群关系的重要依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是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之所在,党要保持长盛不衰,必须始终不断强化这种联系。党的组织和党员个人:应坚决克服官僚主义、特殊化等不正之风,自觉地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现象作斗争,只有严明的组织纪律,才能保持党的优良作风,提高广大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从而取得广大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重要支柱革命导师马克思曾说:“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否则一切都会陷入淤泥中。”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仅在于党的远大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锻炼,同时也有赖于党严明的组织纪律。党员队伍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新时期每个党员面临的一种新考验,只有严肃党的纪律,不断解决自身面临和存在的问题,解决党的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思想上、作风上存在的违背党和人民利益的情况,才能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自我提高和自我进步。只有用严格的纪律来教育和约束广大党员干部,对违纪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对违纪的党员干部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处分,将腐败分子及时清除出党,我们的党才能始终保持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保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

   三、务实担当新作为,红旗漫卷书壮志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一个政党只有实行严格的纪律,才能凝聚党心、赢得民心,形成无坚不摧的领导核心。只有每个党员都严格按照政治纪律来规范和要求自己,始终做到严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指挥,与党同心同德、为党尽心尽力,我们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党和人民的事业才会不断推向前进。2013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为新时期党员干部树立了时代标杆。

    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修廉洁奉公之身。 201458日,习近平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谈到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把自律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根本。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严以律己。正人需先正己,己不正难以正人。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处理公私、义利、是非、情法、亲清、俭奢、苦乐、得失的关系,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才能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秉公用权。“公”是一杆秤,不仅称得出自己,也称得出民心。所以,每一位用权者都要严格按照宪法法律、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办事,时刻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坚决做到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清廉齐家。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风不正则民风不正,民风不正整个社会必然戾气上升。只有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明辨是非、美丑、荣辱界限,自觉把好家风贯穿于生活之中,防止在家风建设上失之于宽、失之于松,才能有效治理社会风气。

    新时代党员干部要铸崇德立德之魂。扬智者之帆,行慧者之路。20145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以德为政。德者,才之帅也。人无德不立,楼无基不稳,树德乃务本之举,本立而魂固。为政之要须讲政德,修炼道德操守,提升从政境界;明大德,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守公德,强化公仆意识,切实践行宗旨;严私德,约束个人操守,净化政治生态。以德育人。德是根基,是魂魄,育人之要德为先。只有紧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让社会主义道德的阳光温暖人间,让文明的雨露滋润社会,方能为共筑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以德修身。崇德向善,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常除心灵杂草、常清思想垃圾,不为物欲所惑、不为私心所扰,积小德养大德。时时用党章党规检视修正,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总开关”,增强是非曲直辨别力、利益诱惑自控力,自律克己,不越红线,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人,淬炼共产党人的纯真品格。

    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树勤政俭朴之范。2015112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要求:“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工作自觉从人民利益出发,决不能为了树立个人形象,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勤勉敬业。事业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勤勉敬业是成就任何一项事业的条件,我们只有保持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和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坚决摒弃一切懒政怠政的消极行为,才能创造处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工作实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勤简出行。沉入一线,深入群众才能掌握实情,才能体察民之疾苦。当前,我们要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改进调查研究方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迈开步子,轻车简从、规范出行,坚决杜绝工作漂浮、脱离实际、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勤俭节约。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前虽然我们的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物质生产极大丰富,但是我们还是要牢记历史,依然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倡导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风尚,坚持勤俭办事,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立忠诚为国之志 。20185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忠诚爱国。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自古以来,忠诚爱国就被视为受人尊崇的美德,党员、干部更应该时刻牢记以国家利益为上,处处想到人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坚守信念。信念是人的行为指南,是前进的精神动力,信念坚定则无往而不胜。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守初心、担使命,始终忠于党和人民。担当作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不避险、不畏难、不诿过。担当作为是共产党人的基本品格,不敢担当作为,实质是逃避责任,漠视使命。只有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保持斗争精神,直面风险挑战,把责任体现到每一个岗位上,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一马当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才能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创造新业绩,书写新辉煌。


 

版权所有:中共宝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宝鸡市监察委员会  陕ICP备07501330号-2 
推荐使用IE7以上版本浏览器及1024×768以上分辨率

陕公网安备 61030002000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