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宝鸡廉政 > 正文

市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改进创新监督方式 主动发现问题线索

时间:2021-06-03 11:31  来源: 市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   作者:张成   点击:

市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创新监督方式,丰富监督手段,打破仅仅依靠信访举报、巡察监督移交问题线索的惯例,采取多种途径,主动挖掘问题线索,推动监督执纪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拓宽线索来源渠道。适应大数据、云计算形势,浏览网站、微信微博,查看百度贴吧内容,关注社会舆论动态,深入分析查找存在违反六大纪律的问题,建立互联网问题线索台账,不定期向相关单位反馈舆情信息和问题线索,督促办理落实。在全省开展历史文化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中,深入联系市文物局摸清了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范围,实地到文物保护区走访了解,上网搜索文物领域违纪违法案件新闻报道,排查出陈仓区某砖厂长期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非法挖土生产,破坏文物遗址完整性的问题线索,随即对区国土、住建和旅游等部门相关责任人立案查处。区政府随后取缔了砖厂生产并责令搬迁,使得自周秦时代流传至今掩埋于地下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仍安静地坐落于村落之间,实现了历史遗产保护与当地村民和谐共生。

二是强化联系单位优势,形成合力“兜住”问题。加强与市审计局联系,将不定期的“点餐式”移送和定期定向移送相结合,既对审计部门不定期的疫情防控捐赠物资使用管理、文物保护经费管理等专项审计报告实行“点餐”移送,又定期衔接联系单位的经济责任等常规审计报告,实现了审计报告互通移送。同时,对审计报告中指出的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准确划分问题线索和一般性财务问题,推动纪检监察监督和审计监督的贯通融合。在省审计厅网站看到2017年对市林业部门审计情况后,主动和审计部门对接审计报告,对全省天然林二期项目资金管理审计结果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论列出的问题认真甄别,发现挤占专项资金、违反审批程序擅自报废公车等问题线索,对5名县级领导干部予以批评教育直至诫勉谈话处理。

三是坚持向内发力,深挖彻查案件线索。坚持问题线索不查清不放过、责任处理不及时不放过、案件治本不到位不放过,向内发力,做到深挖彻查,确保每起案件都能经受住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检查发现某镇中心卫生院在应对儿童误种疫苗事件中,只对当事大夫、分管副院长和院长责令检查、谈话提醒等轻处理;某单位职工退休后在长达14个月的时间未能领取养老保险金,也仅对经办人谈话提醒。深入研判认为一些单位领导和干部缺乏为民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如“点穴”处理不精准,势必不利于形成慎权为民的党风政风环境。决定严肃问责处理责任人与治本相结合,将给群众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小,一方面责成与市县疾控中心联系,对错种疫苗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科学论证,实行长期观察、跟踪回访;另一方面由单位出资补偿职工未能及时办理退休手续造成的损失,得到当事人谅解,并由主管局与县养老经办中心联系,争取尽快全额领取养老金。随后,该县纪委对两起案件的经办人、分管领导和单位“一把手”共6人追责问责,在全县通报曝光后产生了较强的震动。

四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从细从实发掘线索。主动围绕“国之大者”开展监督,抓紧抓实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专项重点工作检查,通过从严从细审查账务资料、查阅会议记录、走访调研座谈,打破问题线索仅来源于信访室和案管室移交的固有局面,让主动出击监督检查成为提供线索的有效渠道。在基层作风建设走访中发现了市医保中心原副主任陈某违反廉洁纪律,利用职权帮助其妻子药店销售药品的问题;“四风”监督检查中发现某单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本应据实报销的差旅费变成每月固定发放的“普惠制”津补贴的问题;线索核查中不放过蛛丝马迹,发现某县人大副主任违反脱贫攻坚政策规定,帮助其母亲获得搬迁户资格等有典型意义的问题线索。通过自办和督办,立案查处了一批违反党纪国法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

版权所有:中共宝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宝鸡市监察委员会  陕ICP备07501330号-2 
推荐使用IE7以上版本浏览器及1024×768以上分辨率

陕公网安备 61030002000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