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里的风气明显好转,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现象减少了,村民的负担也减轻了不少。”近日,金台区永利村红白理事会理事张会玲向前来监督检查的金河镇纪检监察干部介绍道。
近年来,金台区纪委监委把树新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将推进移风易俗作为纠治“四风”的重要内容,聚焦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重点问题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党员干部带头纠治歪风陋习,以点带面成风化俗,以“文明新风”涵养“清廉之风”。
金台区纪委监委、区委组织部联合印发《规范党员和公职人员办理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等,明确党员领导干部一律执行婚丧嫁娶家事报备制度。通过召开各级党员干部大会、专题座谈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带头遵守新规。此外,区纪委监委最大限度发挥纪检监督在乡村治理方面的效能,推动实行由村“两委会”主导、村民监督委员会监督的“主导+监督”模式,将移风易俗“软任务”转化为“硬措施”。充分发挥村级监察工作联络员作用,及时掌握村红白理事会工作开展情况、收集上报农村滥办酒席、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问题线索,以强有力的监督为移风易俗工作保障护航。
“你是老党员,也是村干部,更应带头遵守相关规定,丧事简办……”近日,金河镇林辉村监察工作联络员得知一名村干部因父亲过世打算操办40桌丧宴,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镇纪委,并前往其家中进行劝说。经反复规劝,该党员同意简办丧宴,并向组织承诺厉行节约、不铺张浪费。今年以来,全区共劝退三十多起各类违规宴请事宜,遏制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沉病痛疾,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金台区纪委监委会同区妇联、区文明办、区民政局围绕周秦文化重礼守德、敬老尊贤等传统美德,开展以“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兄友弟恭、长幼有序”为基础的清廉家风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成村史馆30个、家风家训馆22个、红色教育文化广场135个。通过周秦文化“家风阵地”宣传,引领勤俭家风、婚俗文化在城乡家庭中传承发扬。督促区民政局指导各村(社区)总结治理经验,将操办婚丧事宜具体标准、规范操作方法、奖惩机制纳入村规民约,在尊重传统民俗的基础上适当简化程序、统一标准、减少花费。金河镇永利村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对红白事的规模、标准等进行明确规定,并积极向村民宣传,引导村民自觉遵守。
“移风易俗既关乎党风政风民风,也关乎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切实提高监督质效,以强有力的举措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落细落实,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廉动力’。”金台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