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清廉宝鸡共建共享 > 正文

金台:扎实推进清廉学校建设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践行廉洁教育从娃娃抓起

时间:2022-12-07 17:43  来源: 金台区纪委监委   作者:   点击:

今年以来,金台区扎实推进清廉学校建设,以廉洁文化“六进”之“进校园”为载体,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廉洁教育从娃娃抓起,为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推动构建干部清正、教师清廉、学生清纯、校风清明的廉洁教育阵地,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夯基筑本”为主线,织密全面从严治党组织体系。一是重责任夯实全面从严治党基础。金台区委压紧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召开全区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暨“清廉学校”建设推进会、教育领域专项整治暨作风效能提升会议,层层签订责任书,实现职责任务清单化。区纪委监委指导各学校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廉洁文化进校园领导小组,完善细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二是重细节强化廉洁风险防控。制定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清廉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全面从严治党、“清廉学校”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推行“三清单一流程”运行法,构建五条权力运行流程图,列明十二条权力清单,规范运行体系,进一步强化“小微权力”清单和廉政风险防控网的落实落细。三是重成效严格监督评估。坚持将各中小学廉洁文化开展情况纳入检查考核,不断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同时将考核结果与单位绩效考核、干部提拔任用相挂钩。

以“品质教育”为主线,织就崇廉尚洁清廉画卷。一是提高清廉教育实效性。根据中小学生特点,挖掘整理廉洁文化活动的教案、课本、计划书等,开发系列清廉教育校本课程,为学生确立“身心本正、品德方正、学业优正”的成长目标。如,东仁堡小学充分利用思政课教学和班队会课,挖掘运用教材中“崇廉、奉廉、尚廉”的人文资源,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有意识地培植学生“廉洁”意识;车站幼儿园编写《廉洁文化进课堂、年级目标任务和教学活动计划书》、西街幼儿园汇编《廉洁文化、红色文化》教案集;三迪中学为不同班级整理汇编了《修仁德之心》《践仁德之行》《热爱祖国》《团结合作》《诚实守信》《无私奉献》《文明公德》《文明礼仪》《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课本。二是推动清廉阵地特色化。金台区纪委监委通过指导、支持学校梳廉脉、编廉文、建廉廊,打造了一批传承清廉学风、推广清廉文化的特色阵地。如,西街幼儿园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浓情端午、‘粽’享快乐”“月圆中秋、情满西幼”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促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的传统经典文化熏陶中学会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并将“传统文化”融入艺术特色教学中,开发《青铜浮雕》《西府面花》等一批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园本课程,编排颂扬廉洁之风的经典少儿舞蹈《小小包青天》,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东仁堡小学通过开展“思辨身边事、发现大道理”主题活动引导孩子们展开头脑风暴,探索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廉洁”好品质,并打造了廉洁文化主题馆“初心馆”;三迪中学在教学楼内建成廉洁教育文化长廊,从廉洁、忠诚、厚德、担当、有为、敬业、正气、公正、克己等9个方面诠释教师的“清廉”操守,并展出系列廉洁小故事和学生廉洁作品创作;新福园中学将清廉文化植入校园建设各方面,通过布置清廉校歌、清廉校景、古今中外廉政教育名言和警示语,打造沉浸式的校园清廉文化环境。

以“四风建设”为主线,织紧清廉教育基础网格。一是严查共抓营造清明政风。以清廉党风为统领,将一体推进“三不腐”理念渗透到办学治校全过程。紧盯元旦、春节、五一、端午等重要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廉政提醒,通过节前下发通知、发布“廉洁倡议书”、通报曝光典型案例等方式,反复重申节日期间纪律要求,不断增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及广大教师的纪律意识。二是明确重点营造清净校风。聚焦学校工程建设、后勤管理、招生工作等风险环节,全面推行阳光放权、阳光招生、阳光用人、阳光财务;积极维护应用新生入园入学与考生报名等“阳光网上招生”系统,全面推行“上学一件事”网上办。制定下发《进一步培养师生节约习惯和环保意识行动方案》,将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培养环保意识纳入年度考核。三是弘扬师德营造清正教风。开展教师签订《清廉从教责任书》《师德师风责任书》《拒绝家教责任书》,推广三迪小学“十应事十应语,十忌事十忌语”,实现清廉工作无死角。开展“践行师德创先争优、争做优秀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廉洁从教的正确意识,为学生树起“力行”的样板。四是系列活动营造清新学风。把廉洁文化作为学校思政课的必学内容,通过举办校园廉洁主题的书画大赛、读书活动、主题板报、辩论赛会、微视频拍摄等活动,广泛传播崇廉价值观;通过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设“党史十讲”系列思政课程,让学生重温红色人物的勤廉事迹,传承廉洁基因,用廉洁文化打造清明校园。

版权所有:中共宝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宝鸡市监察委员会  陕ICP备07501330号-2 
推荐使用IE7以上版本浏览器及1024×768以上分辨率

陕公网安备 61030002000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