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您在哪里务工?是否按规定给您发放了转移就业一次性交通补助?您家占补平衡项目补助金有没有及时兑付?”今年以来,凤县纪委监委深入农户家面对面了解情况或电话问询,已成了一种常态。
在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中,凤县纪委监委选取小切口,紧盯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进一步整合资源力量,精心下好“六步棋”,聚力一线监督,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
列好清单,下好日常监督“关键棋”。明晰监督方向,以“切口小、发力准、操作性强”为原则,在全县推行日常监督“点题派单”工作。聚焦“四个不摘”、惠民政策落实、“三保障”水平巩固提升、驻村帮扶作风纪律、重点领域治理、产业项目发展、集体经济分红、集体“三资”管理和处置、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监管使用等方面,分类罗列监督重点事项,列出具体“监督清单”。组织照“单”精准监督,建立问题台账,及时反馈整改和回访,对整改不彻底的,进行“回炉”再造,确保监督更加精准有效。
拓宽路子,下好联动协作“一盘棋”。构建“县镇村”三级监督网,实行“室组地村”四级联动督查机制,在全县66个村和4个社区建立“清风驿站”,每个村(社区)聘请1名廉情监督员,发挥 “宣传员”“联络员”“监督员”作用,做好联系群众、收集民意、跟进监督等工作,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有效利用“七彩凤县智慧管理服务”“12345”“12388”在线投诉平台,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督,广泛拓宽问题线索来源。充分发挥行业优势,联合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财政局等单位开展一季度一督查。同时,跟进乡村振兴领域巡察和审计监督,不断延伸监督管理链条,积极落实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了解情况、征集意见、强化督促,做到情况互通、监督协力。
突出实效,下好统筹协调“服务棋”。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的监督,抓好镇纪委与村务监督委员会协作监督机制,破解基层监督弱化难题。督促落实《村级“小微权力”事项清单》《村级“三委”班子主体责任清单》《镇纪委与村务监督委员会协作监督责任清单》,制定廉情监督员工作纪实手册、监督任务清单、家庭助廉“九必问”监督卡,通过三张明白卡,切实加强“一把手”监督,促进村干部廉洁履职,助推乡村振兴工作落实。
选好切口,下好乡村振兴“融合棋”。采取“小切口、大深入”分级分类整治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印发《关于构建“三督三盯三促”工作机制,加强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监督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围绕2023年财政衔接拨付的第一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情况,随机抽查产业发展、就业创业、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选取8个乡村振兴项目设立首批重点项目建设监测点,采取县委常委、县纪委监委机关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结对联系联点包抓,委机关纪检监察室牵头指导、派驻纪检监察组和镇纪委每月贴身监督的模式,紧盯“开头部署、事中推进、工作收尾”三个关键节点,采取走访谈话、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加强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重大资金分配使用等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严查案子,下好执纪问责“制胜棋”。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就业创业、住房保障、审批服务等重点领域采取“一领域一切口”方式统筹推进行业治理,严肃查处“蝇贪蚁腐”和作风问题。督促职能部门牵头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整治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中排查走过场、帮扶不及时不精准、搞“数字帮扶”、挤占挪用、套取、改变专项资金用途等问题。对整治中发现的2件违纪违规问题快查快办、严肃惩处,并对典型案例及时通报,形成有力震慑。
扎紧笼子,下好建章立制“长效棋”。坚持“惩、改、治”三者统一,聚焦小微权力运行、“三资”管理、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重要环节,针对群众反映、督导检查、巡察反馈以及案件查办中的相关问题,通过向单位下发“两书一函”等方式,督促其开展以案促改,建立长效机制,及时堵塞漏洞,努力实现“查处一个问题,发出一份建议、治理一类问题,完善一批制度、规范一个领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