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监督管理,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眉县纪委监委创新实施“123工作法”为实现“五个走在关中前列”目标筑牢廉政风险防控“堤坝”。
一条主线定纲,保障排查循轨不“走偏”。眉县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着力以完善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作为主线定纲,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精心研究印发《关于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的通知》,督促全县各级党组织针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以及巡察暴露出来的问题,全面排查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引发的廉政风险点,贯通运用风险排查、预防、控制一体联动理论、闭路管理,采取评估风险等级、制定防控措施、建立防控登记表、加强风险化解等组合措施,前移廉政风险防控关口,聚力提升廉政风险防控总体水平。
二维坐标定位,保障措施制定不“走样”。按照职能定位、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融合“自己找、组织点、集体定”等方式,督促各镇街、各部门党组织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拉网式”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一方面以单位内设为横轴,对照职能职责,对人、财、物管理审批及业务权责等进行梳理,理清权力底数,形成权力清单,逐项细化分析风险内容和表现形式,并归类定级。另一方面以个人岗位为纵轴,认真分析并查找出个人在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外部环境等五个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点,确定相应风险等级。以此为基底,统筹建立二维坐标系,从加强廉洁教育、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加强监督等方面靶向施治,督促全县各单位累计排查廉政风险414个,建立完善防控措施761条,并及时抄送相关纪检监察组织,作为日常监督重要内容,今年已巡回开展3轮监督,有效规范权力运行。
三级管理定标,保障风险防控不“走形”。按照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眉县纪委监委综合分析,精准评估,科学划分廉政风险三个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动态转化。明确一级风险为发生概率高,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严重损害后果,有可能触犯国家法律、构成犯罪的风险。如,涉及“三重一大”事项、较大的人财物管理权或自由裁量权的岗位。二级风险为发生概率较高,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较为严重损害后果,有可能违反党纪政纪和相关法规,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风险。如,涉及不直接拥有人财物的支配权,但可借助工作中的权力和机会谋取私利的岗位。三级风险为发生概率相对较小,或者一旦发生造成的影响程度较低,在单位或岗位内部,通过一定手段能很快解决的风险。主要为不涉及人财物等权力、工作内容较公开透明的岗位。根据查、防、控闭路联动管理要求,今年以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督促各单位党委(党组)推动建立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并形成有关制度20余项,行业领域薄弱环节切实得到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