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县区动态 > 渭滨区 > 正文

渭滨:系统施治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时间:2024-06-19 09:44  来源: 渭滨区纪委监委   作者:   点击:

今年以来,渭滨区纪委监委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集中整治的落脚点,树牢系统思维,通过群众提、部门找、纪委点,找准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问题,下茬立势、强化措施,全力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集中整治成效。

健全工作机制,统筹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集中整治工作以来,渭滨区不断厘清工作思路,健全工作机制,推动集中整治和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工作有效推进。建立清单管理机制,指导各牵头部门、镇街分领域分层级建立民生事项清单,对问题查摆不精准、不聚焦,措施不具体、操作性不强的退回重建,区纪委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对乡村振兴、教育等重点领域,蹲点调研,指导帮助查实找准问题,细化措施,实行动态更新,销号管理。建立情况抄送机制。不定期向区委、区政府、区级分管领导抄送中省市纪委工作要求、各领域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为民办实事情况,推动区委、区政府对集中整治工作常研究、常指导、常推动,区委主要领导经常性听取全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在区委常委会上,对各牵头部门、镇(街)主要负责人逐一点名提问,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具体要求,以上率下带动各级各部门合力攻坚。建立双周调度机制。每双周召开调度会,聚焦问题排查、线索移交、整改整治、为民办事、数据统计等重点,区纪委领导班子对各牵头单位工作情况,逐一点评指导,细化措施要求,督促各领域整治工作高标准推进。建立领导包抓机制。实行区纪委领导班子“三包”(包领域整治、包案件查办、包民生实事)机制,每名班子成员包抓1-2个领域、重点线索和民生事项,不定期前往镇街、部门和群众生产生活一线开展督导检查,分析研判进展,跟进指导督促,推动群众反映突出问题妥善解决。目前,推动为群众解难题办难事20件。

广泛收集民意,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在区政府、职能部门网站、微信公众号上公布举报电话、邮箱,在职能部门办事窗口、89所学校、56个社区、44个村张贴举报方式和“码”上举报二维码,组织部门、镇街梳理排查近年来“12345”平台群众反映集中突出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推动问题解决。大胆实践,探索解决“办证难”有效途径。在全市率先探索“征缴分离”处置措施,打通理顺部门欠费核算、资金追缴、专户设立、建设单位还款计划、政府追缴等各个环节,为新界城小区10户群众完成全市首例“征缴分离”不动产登记,剩余1135户正在加快办理中。主动作为,协调解决群众反映集中回迁安置问题。积极协调区统建局、旧改(城改)指挥部和相关开发企业,为4个旧城改造项目2361户群众发放上半年过渡费954万元,督促高家镇按程序为群众兑付征地补偿款1.08亿元。紧盯短板,消除安全隐患。针对老旧小区基层设施薄弱的实际,督促区应急管理局在全区开展大排查、大走访,为5个街道89个“三无小区”、3个镇50个村(社区)、人员密集场所,配备了800具总价5.2万元的灭火器,并对楼道长、周边群众进行了培训。

科学研判选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指导督促各行业部门立足岗位职责,聚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项,“小切口”开展专项治理,精准发力提升整治成效。护航乡村振兴,维护农村集体和群众利益。联同区农业农村局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产业项目等开展专项治理,追回分红款25.65万元。紧盯就业惠民,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督促区人社局开展社会保险办理、农民工欠薪等专项治理,完善细化社会保险经办流程,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全区城乡居民养老金月人均达249.5元,位于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加大力度保就业保民生,发放创业贷款3594.4万元,为768名群众追回工资2855万元。排查风险隐患,守护生命安全。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公安、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排查整治行动,排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风险隐患点位637个,按照安全便民、节俭环保原则,指导各镇街在22个小区新建电动车充电装置43个。

纪委监督点题,倒逼解决民生难题。坚持办案与治理同题共答、同向发力、互促互进,区纪委监委结合监督、办案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聚焦征地款兑付、水利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道路安全等5个民生事项,建立班子成员包抓事项清单,指导督促相关部门开展整改整治。紧盯农村道路质量,保障群众出行安全。针对赵某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的部分村组道路质量不达标问题,督促区交通局对全区农村道路质量情况进行全面排查,修复道路2条,为5条村道更换30面会车镜,剩余道路已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分类分批进行整改。紧盯污水处理项目,筑牢生态环保底线。针对查办案件中发现的高家镇固川村污水处理项目监管不到位、质量不过关问题,督促生态环境分局对全区建成的22个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全面排查。紧盯医疗收费,减轻群众负担。针对医疗机构过度检查、过度医疗、重复收费套取医保基金、增加患者看病负担等问题,责令医疗机构立即停用高价耗材,追回违规医保金17.81万元,向67名患者退还费用。

版权所有:中共宝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宝鸡市监察委员会  陕ICP备07501330号-2 
推荐使用IE7以上版本浏览器及1024×768以上分辨率

陕公网安备 61030002000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