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渭滨区纪委监委坚守职责定位,严肃政治纪律,进一步改进政治监督方式方法,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着力督促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突出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监督,切实把政治监督挺在前面。坚持把“两个责任”落实作为推动政治监督的“牛鼻子”。一是注重制度建设。制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实施细则(试行)》及《“四个清单”贯通联动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实施办法(试行)》等8个配套制度,健全“知责明责、履职尽责、督责考责”的责任链条。区四套班子、镇(街)、区级部门党委(党组)班子和班子成员分别建立了主体责任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任务,区委主责办定期对清单落实情况进行督查,下发通报。分级分类建立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和重点岗位干部廉政风险点防控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和防控措施。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跟进制定年度监督责任清单,建立工作台账,每半年归口向区委、区纪委监委专题汇报监督责任履行情况。二是推进责任落实。将政治监督责任落实作为重要述职述责内容,每年组织召开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向区纪委全委会述责述廉和镇(街)纪(工)委书记、派驻纪检组长述职述责会,听取党委(党组)和镇(街)纪(工)委、纪检组的述职述责,进一步压实责任,推进工作落实。对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的党委书记进行约谈,结合日常监督,对主体责任落实、监管责任缺失的相关责任人进行组织处理。三是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对民主生活会监督。对谈话函询的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说明情况进行了回头看,督促15名接受组织谈话函询的科级领导干部在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进行情况说明,切实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实起来。四是加强选人用人情况监督。把从严监督查处贯穿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全过程。截至目前,共对1676名候选人进行了资格联审,出具否定性意见45人。通过联查联办、直查直办,快查快结涉及候选人的问题线索9件。
突出落实重大决策部署的监督,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到哪里”要求,加强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一贯到底。一是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对贯彻落实情况开展监督。充分发挥派驻探头作用,坚决纠治思想上不重视、落实上阳奉阴违、结果上没有跟踪问效等问题。截至目前,共开展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生态环保等专项监督检查7次,发放督办函2份,督促各级各部门立行立改,确保问题及时解决。二是聚焦省市区委中心工作开展监督。成立督查检查组,对承担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的15家牵头单位和37家责任单位进行两轮次全覆盖督查检查,对整改推进缓慢、效果不佳的15家单位进行了全区通报。围绕全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综治维稳、创文等10项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每月收集相关部门进展情况,发出问题整改提醒清单11份,编发简报3期,通报2期。三是聚焦“四风”问题开展监督。结合全区实际,印发了《关于重申有关纪律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通知》,从七个方面22个“严禁”重申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督促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在全区开展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工程建设领域以及违规发放津补贴等专项整治,对“四风”问题深挖细查、严格执纪、严肃问责。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起11人,通报曝光2起3人。四是聚焦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监督。组织全区各级各部门对实施的164个重点工程项目进行排查,严肃查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问题。强化生态环保、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监督,着力纠正和整治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落实监管责任不到位,日常执法不规范等违纪违法行为。截止到3月底,因侵害群众利益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的有16人。
突出完善全覆盖监督格局,推动政治监督常态化。统筹力量手段,发挥纪律监督、监察监督优势,加强协作配合,共同开展政治监督。一是把开展政治监督作为巡察监督的第一责任,有效发挥政治“显微镜”作用,聚焦具体人和事,全面开展“政治扫描”,及时识别苗头性倾向性政治问题,并督促立查立改,做好政治巡察后半篇文章。二是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立足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全局,准备把握“树木”和“森林”的关系,用好纪法“两把尺子”,准确恰当处理违反党纪和职务违法犯罪两类问题,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三是突出以政治建设为引领,切实抓好“以案促改”工作,深刻分析案件背后的本质、根源问题,聚焦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纪律,认真抓好以案促改工作,同时抓好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过持续开展警示教育,形成震慑,引导违纪违规人员主动投案、主动交代问题。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对表现突出的干部处分期满后建议提拔重用或重新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