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纪检干部,在纪检监察战线摸爬滚打了整整10年了。从一个最初的“门外汉”历练成为了一个坚定成熟的老纪检。自己认为再难、再模糊不清的线索,我和同事们都能分析出个眉目来。可是去年以来,碰到了让我较为头疼的一件事:扶贫攻坚。负责在2020年前将3户9人成功退出贫困收入群体,过上小康生活。
对此事,我着实发愁、犯难,有段时间都睡不着觉。
终于,那天,在与一位纪委监委领导交谈时说到扶贫工作无处下手时,领导笑着问我:你这么多年怎么调查案件的,有没有步骤、程序呀?我丝毫不犹豫地回答:有。领导笑着说:还是照着老步骤、老程序操作就行了。
一句点拨,我茅塞顿开。对呀!一是先要拉近感情;二是寻找突破口;三是认真干加苦干。
我所包抓的3户贫困户中,五保户1户1人,一般贫困户2户9人,都是因病致贫户,感情拉近这一关早已经过了,我们都把彼此当成了亲戚看待,互相惦记着。
在寻找脱贫突破口产业选择方面,选中了种养殖业,养猪养鸡种柴胡。给联系买来了猪仔鸡仔和柴胡籽,由于本来就有一定的种养殖经验,加之送到村里的多次现场培训,所包抓的王大叔和魏大叔家当年就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养猪纯利润每头1500元左右,鸡每只利润年100元,柴胡每亩实现利润1600元以上。两位大叔乐得合不拢嘴。
居住在敬老院的包抓户惠三爱阿姨,今年已经76岁高龄,身患多种老年病。我和单位同事不定期去看望她,陪老人拉拉家常。老人很健谈,说她喜欢住在敬老院里,有伙伴、饭菜可口、卫生干净整洁。前几天,我和同事还为老人送去了营养品和简易吸氧瓶(老人有严重心脏病,气短。适量吸氧有助于缓解气短症状),陪老人聊天谈心。每见面一次,发现老人的气色越来越好,脸色更为红润。
同时自己尽一切能力帮助包抓的3户落实好健康帮扶政策、教育扶贫政策,加入村互助产业协会,享受年底经济分红,参加公益性岗位和金融贷款用工政策,等等。
2018年初,经过实际算账,我包抓的王师傅、魏师傅2017人均纯收入均已超出脱贫标准,初步见到了帮扶成效。但是,要实现稳定脱贫,还需要我们在各个方面稳扎稳打,坚持不懈。
“ 2020年一定要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小康,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不能让一个贫困户掉队,不能少一个人!”这是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也是我们一线帮扶工作者的心愿。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在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我相信,我一定会和所包抓的3户贫困户迎来他们幸福的小康生活,只是这中间会充满我们共同奋斗的汗水和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