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横渠镇严家庄名声在外,不是因为这里村民的家谱有多厚实,不是因为这里的古迹有多著名,也不是因为这里的民宅如何雕梁画栋,而是因为两个字——诚信。
严家庄里严姓村民有 800多人,大多以种植猕猴桃和李子为主业,一些能人更是通过经营农产品和从事建筑业富裕起来。十里八乡的人都愿意和严家庄的人打交道,因为这个村的人宁肯自己吃亏也要对得住自己的良心。
何为诚信?墨子云:“言不信者,行不果。”孔子曰:“民无信不立。”严家人或许不懂生涩的古语,但在他们眼里,家风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诚信”,无论何事,都要言行一致,说话算数。
再苦再难 诚信大如天
严家人祖祖辈辈有一个传统,虽说是一个家族的人,但春天借了邻家一斗米,秋天打下粮食要自觉归还,腰包紧时借了别人钱,总要定个章程定期还钱。说穿了,就是“活人不能昧良心”。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仅凭一句诺言,就替亡子还债 13年的老人严平安。尽管老人已于去年去世,但他的事迹却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2000年时,严平安的儿子东挪西凑,向亲友借来 17万元,买回一辆大货车跑运输,没想到没过多久就遭遇车祸不幸遇难。面对肇事方的推诿,严平安无可奈何,面对亲友“人死债入土”的善意想法,严平安却向所有债主撂下硬话——“娃娃的债,我扛下了!”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大半辈子没说过空话的严平安起早贪黑,吃了大苦,受了大罪,用 13年时间去完成自己的诺言。靠着在后院养奶牛积攒下的块块钱,严平安硬生生替亡子还清了所有债务,令无数人心怀敬佩。
经媒体报道后,严平安的事迹感动了无数的读者,更让无数人为之汗颜,为之思考。严家庄严氏家族联谊会会长严自俭告诉记者,严平安的所作所为之所以能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共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严氏家族祖祖辈辈形成的良好家风,一直深刻影响着严家庄的每一个人。在老严家看来,诚信二字,与一个人的身份、学识、财富无关,只与道德息息相关。
吃亏是福 有信者事竟成
这些年,严家庄人凭借果业种植、外出打工、经营农产品,日子一天好过一天,腰包一年鼓于一年,但祖祖辈辈传承的家风时刻提醒着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宁肯自己吃亏,也要诚信为先。
横渠镇附近农户曾一度广泛种植线辣椒,严家庄村民严列雄等人一直从事收购和贩运线辣椒生意。在他们的生意经里,“诚信”二字要挺在前面。
当时线辣椒收购行业内存在一个潜规则——“打水”,即在晾晒干燥的线辣椒中注水,这样一来,就能够在销售线辣椒时依靠增加水分增重而谋利。但是包括严列雄在内的众多严家庄人都自觉摒弃了这一做法,因为这样做生意“睡不踏实、做不长久”。
有人笑严列雄这些人有些“憨”,称“打水”是行业大风气,能多赚不少钱,但严列雄这些人却坚持不在线辣椒中“打水”。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严列雄等人凭借这种诚信,赢得了不少客商的信任,与他们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最终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采访中,严家庄不少严姓老人告诉记者,人常说“吃亏是福”,严家庄的人相信,不管做什么,“吃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正所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有了甘愿“吃亏”的想法,做成很多事情就简单得多。
传承有序 立信正当时
诚信需要坚持,更需要传承。严家庄诚信之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许多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最终形成共识,塑造出一个良好的诚信体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件事。严家庄是远近闻名的李子种植专业村,去年李子成熟前,不少客商慕名而来,向农户预付了一部分定金后,以每斤 1.8元至 2.2元与农户达成了收购协议。然而,李子成熟后,市场价格下跌,按照约定,客商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按照约定的价格收购李子,要么不收购李子,但不能要回定金。
面对低迷的市场价格,客商陷入两难境地。此时,村里很多人却主动告诉客商,愿意按照市场价格,每斤降价 0.4元至 0.5元销售自家李子,这让客商喜出望外。村民严生泉告诉记者,表面看来,大家似乎损失了不少钱,但长久来看,这种诚信做法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时,就能让整个村子美名在外,今后不再为农产品销售犯愁。
严氏家族的老人严治平认为,“诚信”不但是一个家族必须固守的原则,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备的精神养料,一旦这种诚信“开枝散叶”,必是家族之幸,民族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