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学习中纪委十八届六次全会精神之二
牢记五条经验 明确七项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在工作实践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边学习思考、边实践感悟,有以下五条经验:
一是尊崇党章,坚持以德治党与依规治党相统一。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党员正心修身的必修课。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坚持高标准在前,以德为先,既发挥道德感召力,又强化纪律约束力。广大党员向着高标准努力,心存敬畏和戒惧,就能坚守纪律,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二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不是全部。全面从严治党,要靠全党、管全党、治全党。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纪委要坚守监督执纪问责的定位,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三是党纪严于国法,必须让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四是监督执纪问责,必须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全面从严治党,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大多数;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是极极少数。五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判断没有变,旗帜立场不会变,我们的目标任务不能变。踩着不变的步伐,不刮风、不搞运动,以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韧劲,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2016年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深化标本兼治,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法规制度,强化党内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建设忠诚干净
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主要任务是:第一,严明党的纪律,完善监督制度。政治纪律在党的纪律中永远排在第一位。要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贯彻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要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认真劲儿,敢于担当、敢于较真、敢于斗争。第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夯实管党治党责任。党的责任重如泰山。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要制定党内问责条例,把问责作为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强化派驻监督,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推进省区市纪委实现全面派驻。第三,落实巡视工作条例,向全覆盖目标迈进。第四,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对在执纪审查中发现的“四风”问题线索,要深挖细查、决不放过,越往后执纪越严。畅通监督渠道,激发群众监督正能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好转。第五,力度不减、节奏不变,持续保持遏制腐败的高压态势。突出惩治重点,把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可能还要提拔使用这三类情况同时具备的,作为重中之重。执纪监督要用党纪尺子衡量,用纪律语言描述,体现政治水平、思想水平。第六,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重点查处强占掠夺、吃拿卡要、贪污挪用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行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第七,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对不作为、不善为的,要批评教育、组织调整,造成严重后果的要给予纪律处分,以更高的标准、铁的纪律,建设一支忠诚于党、让人民放心的纪检监察队伍。
习总书记的讲话和王岐山书记的报告,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高度,充分肯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新成效,深刻分析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六次全会精神是全党的重要政治任务。要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密切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全面系统地领会,精读深悟、融会贯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各级纪委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纪检监察干部,保持队伍纯洁,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派驻纪检组要处理好监督与融入、监督与依靠、监督与服务、监督与学习、监督与接受监督的关系,坚持融入不陷入,到位不越位,在监督中参与,在参与中监督,努力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
警惕纪律教育的几种不良倾向
形式主义虚化了党纪教育工作。一些部门和单位的党纪教育看似形式多样,热热闹闹,实际上覆盖面很小,党员受教育不深刻;一些单位看似一年到头抓了很多次教育,但常常是蜻蜓点水,不够扎实;还有的把党纪教育局限在办辅导讲座、知识竞赛和宣传造势上,而没有落实到党组织和党员党内生活的各方面,没有把精力用在实实在在的党纪教育上。
好人主义异化了党纪教育本质。作风不硬,在纪律教育中不敢较真,怕得罪人。有的对党员干部出现的严重违纪问题敢于亮剑,但对那些轻微的违纪现象,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却存在爱惜羽毛的问题,不敢红红脸,更不敢唱黑脸,主要是私心作怪,怕当事人不接受,怕同志们不理解,在党员最需要提醒批评教育的时候采取回避的态度,放任自流,姑息纵容。
对领导干部的纪律教育不足增加了其违纪风险。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教育别人,缺乏自觉接受党纪约束、党纪教育的意识,存在以工作繁忙等为借口,回避甚至排斥党纪教育等问题;另外,对领导干部经常性的党纪教育提醒的制度缺失。领导干部手握重要权力和资源,却得不到应有的纪律教育和提醒,违纪风险较高。
合力不够削弱了党纪教育效果。一些人对党纪教育的责任认识不到位,有的认为党纪教育只是纪委的事;有的认为纪委的职责主要是监督执纪问责,党纪教育不是主业;有的认为党纪教育是专职人员的事,管业务的领导在党纪教育上没有责任。
解决好以上突出问题,各部门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纪律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必须以创新的思路、完善的制度和过硬的作风推进工作。要坚持抓早抓小,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重点突破,把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党纪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努力把党纪教育抓到实处,把党纪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党员身上。
岂能用公款摆“上梁酒”
一、事件回顾
济阳乡毗邻泉州市德化县,遵循的都是闽南农村习俗。根据当地农村风俗,但凡新房落成,都必须摆个“上梁酒”,请父老乡亲热闹一番,图个喜庆。由此,村委会主任章前程找到村党支部书记章桂胜商量。
“桂胜,村部老年活动中心装修好了,这可是咱村里的大喜事,咱们得摆个酒庆祝下,图个吉利。”
作为土生土长的砚坑村人,章桂胜自然一口应允了,并建议选个黄道吉日。
章前程和章桂胜二人一拍即合,便专门找人选了个吉日。过些日子,二人便根据习俗定在7月1日举办揭牌仪式。
“县里出台了操办婚丧喜庆‘六不准’,我们是不是要报备下?”这时,村财务老章在一旁提醒道。
“不必了,这是咱们村自己的私事。”章前程连连摆手,叫老章不要“节外生枝”,并安排村民从县城购买了烟酒和鸡鸭鱼肉等,以备酒宴之用。
7月1日,伴着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砚坑村村部举行了揭牌仪式。当天中午,在章前程的主持下,他们在村部食堂摆酒设宴庆祝,邀请在家的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村老人协会会长、村部附近村民及本村企业家等30多人参加酒宴。
宴席之上,章前程和章桂胜与村民们频频举杯、把酒言欢,觥筹交错之间,酒酣脑热之际,把党纪条规彻底抛到了九霄云外。
当天,揭牌宴请共计开支6994元,其中香烟消费2760元,酒水860元,菜金3374元。之后,章前程和章桂胜将该笔开支在村财务中报支。
二、查处经过
“章前程在揭牌仪式上利用公款请客大吃大喝……”2015年7月3日,大田县纪委监察局收到一封反映章前程有关问题的实名举报信。
眼瞅着济阳乡砚坑村村“两委”换届在即,情况一时变得十万火急。
“必须从快调查清楚,给群众一个交代!”大田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张勇民阅毕信访件后,作出批示。
次日,县纪委调查组来到济阳乡政府,并深入砚坑村了解相关情况。
根据举报线索,调查组进村入户,走访了与信访件相关人员。随后,他们来到乡政府经管站调取砚坑村账目,仔细查阅了该村财务往来凭证,并进行核实。
通过外围摸排,调查组对疑似发票进行甄别比对,逐一排除了举报件中的其他不实举报。最终,调查组将调查重点锁定在“庆祝剪彩公款大吃大喝”问题上。
掌握了相关证据后,第4天,调查组约谈了章前程。
“你在任职期间,是否有违纪行为?”表明身份后,调查组向章前程发问。
“没,我在任期间,修了路、村部……为村民做了很多事。”章前程仍抱侥幸心理,细数着自己的“政绩”。
“那,请你解释下这张发票!”调查组出示了两张发票:一张金额为5735元,一张1259元,名目皆为“村部揭牌开支”,发票背后还附上了烟酒和菜金等明细。
“这,这是新装修村部揭牌仪式的支出费用……”见发票上赫然签着自己名字,章前程支支吾吾。
“请你端正认识,如实交代!”
在“铁证”面前,章前程不得不承认了违纪事实。他懊恼地说:“我认为按农村习俗,在揭牌仪式后吃点喝点不会有问题;另外也想借此‘犒劳’下支持我的村民……”
之后,调查组又先后约谈了章桂胜和其他人员。至此,问题水落石出。
经查,济阳乡砚坑村党支部书记章桂胜、村主任章前程在任职期间,在举行村部老年人活动中心装修改造竣工揭牌仪式时,用村集体资金大吃大喝。济阳乡党委取消章桂胜村党支部委员候选人资格;7月22日,经济阳乡纪委研究决定给予章桂胜、章前程党内警告处分。
三、案例点评
“不得违规公款吃喝……”党纪条规三令五申,可在基层仍然有些党员干部踩“红线”、越“雷区”。他们或以“农村习俗”为“挡箭牌”,或者以“规矩管的不是自己”为借口,想方设法逃避纪律约束。当然,这些掩耳盗铃的行为终究难逃执纪者和群众的“火眼金睛”。
本案中的两位村干部就是因为纪律和规矩意识不强,侥幸心理作祟,最终栽了跟头。每位党员干部必须谨记:纪律面前无特殊,无论涉及谁,一旦触碰纪律底线,必将遭到惩处。
狠刹公款吃喝不正之风,在加大惩处和警示教育力度的同时,还要建立一套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财经制度,从源头上堵塞用公款吃喝等挥霍浪费行为。同时,还要严格落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真正发挥制度的作用。如此,才能治愈公款吃喝不正之风“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