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宝鸡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履行政治监督职能,坚持“快”字优先、“严”字当头、“准”字为要、“实”字托底,在大战大考中践行了人民至上理念,彰显了纪检监察人的硬核担当。
坚持“快”字优先,闻令而动向“疫”行。3月上旬,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宝鸡市纪委监委闻令而动,以“一级响应”“战时状态”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连夜制定了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成立了协调联络、监督问责、信访受理等三个工作小组,明确了监督检查“四查”内容、四项措施和四条要求;并且统筹纪委监委机关、派驻机构、巡察机构在岗干部,成立5个监督问责小组,攥指成拳,协同作战,每天深入重点区县的小区、医院、药店、隔离酒店、客运站等地,对核酸检测组织管理、全员核酸要求落实、小区封管控措施落实、隔离人员生活物资保供、应急机制运转、医疗垃圾清运等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B类、C类人员隔离管控情况进行抽查,严防应隔未隔和弄虚作假行为。同时,以市纪委监委为指挥中枢,充分发挥县、区纪委监委主力军作用,建立市县纪委书记微信工作群,坚持每天召开微信视频会议,传达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研判分析形势,安排重点任务,举全市纪检监察之力助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坚持“严”字当头,果断问责促落实。把纪律挺在前面,宝鸡市纪委监委及时下发加强疫情防控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严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纪律作风的《通知》等,为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划出红线、明确底线。同时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检查推动、协调促动作用,对管控措施落实不细、核酸检测组织不力、对待群众简单粗暴等背后的责任问题、作风问题果断处置;对在疫情防控中推诿扯皮、松劲懈怠、“庸懒散慢虚粗”等不担当,以及把战场当秀场、以“表”作战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纠治;尤其对疫情防控资金拨付使用、防疫物资采购分配中饱私囊、优亲厚友的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公开通报了11起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以严的作风、严的纪律、严的要求筑牢疫情防控坚强防线。宝鸡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一线开展监督检查和信访件核查回访、督促立行立改,针对社区核酸检测、物资供应保障等方面存在问题集体约谈相关责任人,推动扭转被动局面;对乐家酒店和华美达酒店集中隔离场所管理不到位、某镇核酸检测异常人员转运复查时间过长等问题,组织快查快办、提级督办,责令作出检查,并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截至目前,全市共查处疫情防控工作中相关违纪问题186件,处分18人,组织处理298人,问责党组织33个,通报典型问题8批20件32人。
坚持“准”字为要,紧盯关键强监督。宝鸡市纪委监委把疫情防控作为政治监督重要内容,紧盯“四方责任”落实、“三加强一限制”防控要求落地等重点强化监督检查。创新建立了“五步一闭环”工作机制,细化“现场精准监督、每日汇总分析、挂牌交办督办、整改销号管理、严格执纪问责”等五个步骤,推动形成了“监督检查、分析反馈、问题整改、追责问责”的监督工作闭环。坚持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突出问题导向,以宝鸡主城区的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高新区为重点区域,围绕小区管控、集中隔离场所和核酸检测现场管理、群众生活保障等重点环节开展一线监督核查和拉网式排查,织密疫情防控“警戒线”。疫情以来,全市共发现管控措施落实不力、流调排查不精准、核酸检测不到位等问题1721个,现场督促整改问题1571个,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22份,下发提醒函、督办函172份。
坚持“实”字托底,为民纾困践初心。疫情期间,宝鸡市纪检监察干部既当“护航员”,又当“战斗员”,既督且战践行为民初心。市县纪检监察机关200余名干部直接参与流调排查、信息统计、物资配送、值守执勤等具体工作;市纪委监委机关所有在岗干部全部下沉一线开展“敲门行动”。同时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市县两级纪委监委信访举报电话,对群众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建立专项台账,无论纪内纪外都坚持当日受理分办、专人跟踪督办、动态销号管理,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截至目前,共收到群众反映的涉及疫情方面的信访举报161件,其中现场答复98件;涉疫检举控告27件,已办结24件;群众反映的因天然气管道维修无法供气、小区未及时消杀、垃圾无人清理、疫情期间就医难等36件问题已全部协调解决到位。此外,宝鸡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坚持严管厚爱并重,对在疫情防控中冲锋一线、恪尽职守,但因客观条件所限、政策调整变化、临机决断处置等原因导致工作失误的,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予以容错免责,鼓励干部担当作为。疫情防控以来,全市运用提醒谈话、通报批评、责令检查等第一种形态处置干部占到处理干部总数的95.5%,有效保护了党员干部抗“疫”的积极性,既体现了监督执纪的“力度”,又传递了组织关爱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