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宝鸡廉政 > 正文

市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时间:2021-12-28 15:09  来源: 市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   作者:张成 徐建洲   点击:

党的十九大以来,“四风”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治,但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仍屡查屡现、屡禁不止。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的今年1至10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统计表可以看出,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在“四风”问题中排名仅次于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违规收送礼金和其他礼品,在13项统计指标中位列第三。为深入分析这一问题的外在表现,有效解决这一顽瘴痼疾,近日我们第一监督检查室对近年来查办的违规发放津补贴案件进行调研分析。

主要问题表现及特点:违规发放津补贴属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违纪问题:一是违纪行为均发生在基层。查办的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绝大部分发生在市级部门下属企事业单位和县区部门等基层单位,暴露出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在基层落实仍有“断点”和“盲区”。有的为使滥发名正言顺,以文件的形式发放,为这类违纪行为披上“合法外衣”。发放理由和形式多样化,有的以节约资金为名,违反差费实报实销制度,实行所谓的差费包干,所有岗位搞差费“一刀切”,让领导干部和内勤人员领取与一线办案人员等额差费补助;有的以交通不便,职工上下班需驾驶私家车为由,给职工私家车报销保险费。二是擅自扩大范围,违规发放“普惠性”津补贴。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有“官本位”特权思想,将给干部职工发放的津补贴,发放对象扩大至领导。比如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将根据一线职工岗位特点设置的绩效工资,同样给履行管理职责的单位领导发放,做到了利益均沾共享;更有一些领导以要承担管理责任为由,将根据不同岗位特点设置的正常津补贴经权力异化,成为个别领导额外的福利待遇。三是以鼓励工作、推动改革发展为由,违规发放“取消类”津补贴。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鼓励激励干事创业的方式方法单一,对于已经明令取消的津补贴事项仍然心存侥幸,认为“发放津补贴可以调动同志们的工作积极性,只要不是全装入自己口袋就不会被处理”。如某部门在上级明令要求取消纠正的情况下,自认为只要操作得巧妙,没人发现得了,仍然以为了推动工作为由继续发放津补贴,直到被发现查处才被叫停。

原因分析:产生上述问题既有主观上政治觉悟不高、存在特权思想的原因,又有客观上内部制度缺失、疏于监管的因素。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一是站位不高规矩意识淡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站位不高,看齐意识、规矩意识不强,局限于小圈子、小区域,官本位思想、特权思想依然存在,规矩意识淡薄,未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核心和深刻内涵,不求甚解,未在思想深处铸牢政治根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法纪意识淡薄,甚至认为沿用前任做法发放津补贴,即使出事也与自己的责任关系不大,认为“钱不多、事不大、没人注意”,所以既不愿主动纠正,更不想打破现有“利益”格局,导致此类违纪问题长期存在。二是存在侥幸心理。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以“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擦边球”,以“集体决策”的旗号,戴上“民主决议”的面罩遮掩,看似为职工利益公平无私,归根到底是权力的任性与特权思想的体现。三是执行纪律不坚决。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选择性解读”,学习不深不透,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我党激浊扬清、徙木立信的法宝,是厚植党的执政根基重要利器的认识站位不高、意志不坚、不存敬畏,未真正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导致执行力打折扣,慷公款之慨、迎下属之好。四是监督弱化一团和气。一些领导干部碍于情面,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人云亦云,集体研究时认为出了事有一把手担着,与自己责任不大,所以不反对、顺大流;一些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虽能在会上提出反对意见,但在领导班子中往往属于少数,制止同级党组织作出错误决定乏力,如再不及时向上级汇报、阻止,势必影响监督作用发挥。

对策和建议:调研组结合原因分析,针对违规发放津补贴这一顽瘴痼疾提出如下整治建议和对策:一要狠抓教育端正思想要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治教育,坚持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强化法律法规意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要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廉政教育,通过典型案例警示,廉政教育引导,全力做好“后半篇文章”,彻底清除领导干部的特权思想,纠正错误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廉洁从政的“红线思想”。二要严肃问责增强威慑坚决对作出违规发放津补贴决策的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严肃查处,对单位一把手、分管审批的副职、参与会议研究及领取的班子成员按照责任大小全部进行查处。同时,要坚决追究上级主管部门重业务轻审计、监督检查不力的责任,坚决追究对旧制度、旧规定不审查、不废止的责任,坚决追究纪检组长掌握监督单位的违纪线索、未第一时间向上级纪委报告的责任,对违规资金必须予以追缴,对违规行为零容忍、强高压、长震慑。三要健全体制机制扎紧制度笼子要废止各项旧的违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相关制度规定,坚持“谁制定、谁审查、谁废止”的原则,彻底清理废止旧制度、旧规定。要建立健全政治学习、政务公开、民主决策、汇报通报、财务审计、监督检查等相关制度,通过对制度机制的“政治体检”,除弊立新,构建“三不”一体推进体制机制,切实扎紧制度的笼子。四要强化措施提升监督效能。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政治监督,坚决落实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职责,切实发挥班子成员相互监督的作用。要严格落实定期检查审计的工作制度机制,畅通举报渠道,开通举报电话、邮箱等,积极应用约谈、提醒谈话等方式对发现问题及时止损,特别是要加强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检查监督、审计监督不放松,不断提升纪律监督、派驻监督的综合效能,防止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的滋生。

版权所有:中共宝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宝鸡市监察委员会  陕ICP备07501330号-2 
推荐使用IE7以上版本浏览器及1024×768以上分辨率

陕公网安备 61030002000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