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宝鸡市纪委监委认真落实中省纪委部署要求,凝聚共识、压实责任、强化措施、重点施治,全市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做实监督首责 确保有方有为
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做细做实日常监督,推动专项整治走实走深。查纠结合贯穿始终。督促业务主管监管部门聚焦职能职责和工作作风,对本辖区本系统国有粮食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基层粮库全面自查自纠,全力排查消除风险点和安全隐患。截止11月底,全市共自查自纠发现问题183个(地方党委政府落实粮食购销主体责任方面2个,业务主管监管部门落实粮食监管责任方面100个,国有粮食企业“靠粮吃粮”方面81个)。同时,督促各单位建立自查自纠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销号管理,常效推进,已完成整改72个,正在整改111个。下沉监督纵向到底。安排6个监督检查室先后3次对联系县区专项整治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全面了解掌握各县区储备粮食底数、粮食库存数量、库点布局、企业信息,督促落实粮食工作主体、监督、监管、政策执行等“四个责任”,指导各县区深入开展自查自纠、线索处置、案件查办和问题整改。“嵌入”监督横向到边。充分发挥派驻监督作用和行业部门监管职能,深入国有粮食企业一线,通过翻查台账、个别谈话、实地查看等方式,对企业资金使用、储备粮轮换、监督缺失缺位等问题进行督导检查,督促限期整改。目前,行业领域发现问题29个并已整改,编印《粮食市场秩序整治执法手册》,对全市32个粮食市场主体使用的139台计量器具摸底建档,确保粮食市场秩序稳定、行业健康发展。
强化案件查办 保持高压震慑
把查办案件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紧盯关键少数和重要岗位,深挖细查、从严处置。起底线索不漏不压。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巡察、审计等移交的问题线索全面“回头看”,专建台账、动态更新、精准研判。全市涉粮领域收到并处置问题线索61个(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5人,移送司法3人)。联动联合有质有效。紧紧抓住基层粮仓这个重点,对县区重大复杂案件实行“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充分发挥派驻业务主管监管部门纪检监察组职能优势,形成1+1>2的叠加效应。查办案件从快从严。紧盯粮食收购、储存、销售等重点环节,深挖细查涉粮乱象背后的腐败问题,倒逼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和执行责任同时落实。专项整治以来,通过监督检查、巡察、审计移交问题线索28件,立案审查调查6人。
注重标本兼治 凸显治理效能
把推动粮食购销领域制度机制建设作为重要任务,不断强化纪法教育警示教育,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机制建设堵漏洞。注重用制度管权、管粮、管人,推动制定《关于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督促市发改委和各县区修订市县两级粮食应急预案、储备粮管理办法、储备粮轮换管理办法,完善市县政府储备体系、储备粮油应急保供体系、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扎紧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目前,全市各级、各国有粮食企业共修订完善制度23个。监督网络补空白。充分发挥纪委监委监督的协助引导推动功能,贯通内外监督,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形成协调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格局,督促职能部门对反复出现、普遍发生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预防和根治系统性腐败。警示教育存戒惧。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组织学习中省纪委通报的典型案例,对十八大以来全市查处的粮食系统典型案件进行梳理,市县两级通报曝光7件9人,引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